document.write('
')今年年初,临海市十三届一次党代会提出了"优化城市空间格局,推动主城区向东拓展、跨江发展,着力构建设施共享、功能互补、特色鲜明、联动一体的'一城五组团'城市框架。""五组团"即古城组团、新城组团、灵湖组团、东城组团、江南组团。
漫步灵湖南岸景观带,亭台楼阁、绿树红花,成群的白鹭飞翔于湖面之上,对岸湖畔一幢幢高楼,融合"山、水、湖、城"的城市空间布局特色,倒映水中,展现出一幅"城在水边,湖在城中"的美丽城市画卷。
如何打造独具湖光山色、文化个性和现代都市风貌的特色城市,让我们的城市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,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命题。
今年,市十三届一次党代会提出"全力建设中心城市",围绕这一要求,全市上下将充分解放思想,创新理念,真抓实干,发挥临海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的特色优势,以建设城市综合发展示范区和精品宜居城市为目标,优化城市布局、完善城市功能、提升城市品位,全力将临海打造成独具魅力的台州副中心城市,推动千年古城新崛起。
大手笔,规划"一城五组团"
大到高楼拔地而起的靖江商务圈核心区块,小到灵江水畔以旅游休闲观光为主题的城市绿道,徜徉在如今的临海城里,不时能让你眼前一亮,无不让人感受到城市经典规划的力量。
去年,临海市邀请全国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了新城区城市设计,完成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、洛河南段景观规划、城市标志系统规划、临海大道街景规划和靖江南路街景整治规划及零公里地标方案设计,完成了靖江商务圈、望江门、灵江山等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,开展了近期建设规划、城市色彩规划编制和文体中心建筑方案设计,城市规划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。
今年年初,市十三届一次党代会提出了"优化城市空间格局,推动主城区向东拓展、跨江发展,着力构建设施共享、功能互补、特色鲜明、联动一体的'一城五组团'城市框架。""五组团"即古城组团、新城组团、灵湖组团、东城组团、江南组团。
"临海市已经确定了51平方公里的主城区范围,目前已进入第四轮城市规划编制,并于去年5月委托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根据综合示范区要求进行规划修编。"市住房与城乡建设规划局副局长张新告诉记者,在新一轮临海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中,临海市以打好生态宜居牌,做足山、水、湖、城文章,突出城市个性,彰显城市特色为目标,建设台州副中心城市,重点研究以洛河为中心的新区城市设计,联动推进灵湖周边区块、靖江路区块和古城区建设,着力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带动功能。
按照新区城市设计,今年临海市将重点加快对开发大道两侧和洛河两侧的建设,推进五家殿、下洋岩等城中村改造,大力实施新区文化、教育、医疗卫生、商务商贸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,启动总部商务区、文化艺术中心、图书馆等工程建设,开工建设博物馆、规划展览馆、大洋第二小学和市级公办幼儿园,加快推进广电传媒中心、老年乐园、第二中心菜场、浙东生产资料综合市场等项目建设,建成浙江省临海监狱和青少年活动中心。按照临海大道街景规划,控制好临海大道两侧建筑高度、色彩及形态。启动台州中学南面地块开发和曹家肆商业街建设,推进湖景国际、灵湖公馆等灵湖周边房地产项目,加快灵湖柳堤景观工程和滨湖西路沿岸景观工程建设,完成大田港景观样板段工程和灵湖引水工程,开展洛河南段改造,实施83省道灵湖湖区桥梁拆除工程,拓宽灵湖湖面,增强灵湖显水性、亲水性,着力打造城市生态休闲公园。
缔造精品,提高城市特色竞争力
正月里,灵湖广场欢声笑语。人们三五成群,或放飞纸鸢,或行走踏青,或停步欣赏音乐喷泉,尽享灵湖周边优美的风光。灵湖,已然成了市民春节期间休闲的最佳场所。
对于灵湖变化感受最深的,莫过于住在湖边上的人。家住附近小区的小陈说,刚搬来的时候,灵湖公园内的游步道、绿化等基础设施都还在建设,游客很少,如今却是出门赏园林、移步绿阴下,坐闻花草香。
去年,临海市加快推进新一轮城市化步伐,完善城市功能,提升城市品质。在公共服务功能方面,儿童乐园建成投用,体育馆工程全面完成,青少年活动中心一期工程结顶,进入装饰施工;第二中心菜场项目完成了桩基工程;市老年乐园一期综合楼工程确定了设计方案,发布了施工招标信息;广电传媒中心工程完成了立项和初步设计招标等前期工作;大洋第二小学和市级公办幼儿园落实了选址,委托了可研和环评编制;市文化艺术中心、博物馆、规划展览馆、图书馆等项目落实了选址并完成了建筑方案设计;总部经济商务区项目完成了概念性方案设计。靖江广场城市综合体地块已出让。